公益觀察 2019:正在消失的善意

 

photo credit: Nick Fewings via unsplash

本研究發表於2019年社團法人台灣第三部門學會「亞洲青年、第三部門與社會運動」研討會。

全文下載(PDF)

摘要:

正在消失的善意

臺灣公益責信協會依據財政部公開資料「綜合所得稅申報核定統計專冊」,整理 2004 ~ 2016 的「捐贈列舉相關統計之各項統計表」,分析捐贈列舉變動情形,試圖描繪臺灣個人捐款行為:

● 以捐贈列舉金額推估,2016 年臺灣個人捐款規模約新臺幣 770 億元,佔GDP 約 0.45%,相較其他國家仍屬慷慨。

● 近年捐贈列舉總額約 420 ~450 億元,看似回復到金融海嘯前高點,經調整物價影響後僅恢復 9 成,而且中間經歷由 3 個重要時點:全球金融海嘯(2008)、東日本大地震(2011)及高雄氣爆(2014),分別區隔了公益部門發展的黃金期、金融海嘯引發的蕭條、國際災難召喚,以及本土災難動員等階段。

● 災難捐款未必只有排擠效果,而可能增強或提醒常態捐款。

● 捐贈列舉佔整體所得的比重,從海嘯前 1% 驟減為 0.75% 持續至今。

● 捐贈列舉戶數只剩金融海嘯前的 3 成,而且還在持續減少。但每戶平均捐贈列舉金額增加,使得捐款總額仍能維持相當水準。也就是說,繼續捐款的人,平均捐得更多,而這個「穩定器效果」緩和了經濟震盪和捐款人流失對公益組織的衝擊。

● 穩定器效果是由除了最高級距所得者以外的人共同建構、未事先約定的集體行為,推測這個少數群體共同抱有「風愈大愈要掌燈」的善意。

● 臺灣的高所得者對不利的經濟狀況較敏感,捐款減少的幅度較大、時點也較早。經濟狀況回穩之後,戶數雖然增加,卻較缺乏增加捐款的彈性,佔整體捐贈的比重也未超越金融海嘯之前。

● 金融海嘯對臺灣捐款人改變甚多,但目前學術研究未能深入。

● 依據國際 2019 公佈的相關調查,「全球慈善指數」臺灣排名下滑,尤其近幾年的個人捐款比例下降甚多;對公益組織的信任度調查,臺灣也顯著低於全球或東亞平均,而且正瀕臨不信任的轉折點(40% vs. 41%)。

基於上述分析,並考量臺灣特殊的政經地位、少子化問題等,公益組織面對更趨嚴峻的環境,建議如下:

● 跨越各個所得階層裡的善意,仍是公益組織可以依托的力量。如何鞏固或重新點燃支持者的火苗,關係經營乃至募款策略規劃都是值得立即投注資源的方向。面對捐款人數持續下滑的現象,愈早應對愈好。這也代表組織必須調整資源分配的策略,正視募款或行政能量的投資需要,並與董事會及捐款人做必要的溝通。

● 捐款如何更為理性成熟,是公民社會必須面對的新課題。災難的發生不可預期、所能動員的能量也可能遞減、災難捐款用途及結餘款處置尚缺乏有效的徵信程序及效果,而且由災難共感所產生的捐款衝動,與常態捐款所需要的穩定動力並不相同。如何與捐款人共同成長、經營更為理性而穩定的關係,是公民社會需要面對的挑戰。

● 重建信任關係需要集體行動,建立整合架構以爭取有利環境。對公益組織的信任不再,傷害的是全體的公益組織及利害相關人。要扭轉不利局面,需要的是集體倡議及行動,而不是將風險留給個別組織應對。這包括自律的深化和提升,以及政策環境的改善。後者尤指近期上路的財團法人法,除增加法律遵循成本及行政成本外,尚未見其效益。因此需要建構更符合公益部門發展的上層機制,統合各部會的管理步調,並投入研究及擘劃,方能對應公益組織在國家永續發展藍圖裡的重要位置。

臺灣公益責信協會:以資訊和知識支持公益

公益部門的合作,需要有人專注在基礎建設(infrastructure)收斂與萃取各種資訊,以挑戰知識的邊界、支持其他組織成長。臺灣公益責信協會以提升公益組織之責信,增進公眾信任、健全公民社會發展為宗旨,持續努力整合資訊與傳遞知識、倡議利害相關人,並培力公益行動者。本報告繼《公益觀察 2014》之後,再次針對公益部門總體環境的分析及縱覽,盼能對資訊使用者有所助益。

如有任何指正敬請來信,也歡迎了解支持我們
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