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益觀察 2023 交織的暗影:臺灣民眾捐款調查報告

公益觀察 2023 交織的暗影:臺灣民眾捐款調查報告

 

 

如同時鐘被撥慢了,2022 年,臺灣才正要開始與病毒共存。焦慮的巨浪淹沒孤島,所有人載浮載沈地獨自泅游。如今情緒只剩餘韻,COVID-19 已成歷史。眾人還來不及狂歡,卻在適應了隧道出口的光線後,發現再也回不去原本的世界。

梳理來時路、辨認當下處境,進而指出未來如何可能,一直是《公益觀察》最重要的自我期許。

這 3 年來,每一次的報告都希望能讓臺灣公益的面貌更加清晰。《公益觀察 2021》首次委託民調公司執行大規模問卷調查,以與 20 年前主計總處的調查比對,藉由更新的資料搭建當代的宏觀敘事;《公益觀察 2022》將調查範圍從個人捐款延伸到企業捐款,除了確認短期內的變動外,並擴充對捐款行為的全面性理解;《公益觀察 2023》則將焦點重新集中到民眾捐款,在既有的敘事基礎上,以 3 年度的資料更深入解析捐款人特質與行為的變化,以及與外部環境的互動,提出更務實的洞察與建議。

綜合而言,本次報告的關鍵洞察如下:

  1. 臺灣的公益環境在 2022 年發生劇烈變化,需要重新認識與持續對話。

  2. 資源緊縮,提升效率以增加韌性。

  • 效率不只是苛求不合理的投入/產出比例,而是在利害關係人的網絡當中,一方面關照各種關係的平衡,一方面探討更理想的資源部署,提升組織的韌性。

  1. 數位科技雙面刃,做好衝擊預備。

  • 要提升組織效率,就必須正視數位科技的影響,尤其人工智慧的發展可能帶來劃時代的改變。

  1. 奇詭的未來,重組夥伴關係。

  • 面對複合的不確定性,需要的是「複雜適應系統(complex adaptive systems)」:公益同樣需要系統轉型(transforming philanthropy),目標更聚焦在集體影響力(collective impact),價值觀更重視透明、勇氣與團結。

風險並沒有消失,只是換個方式存在。不斷面對新的複合情境,對全球人類來說是疫後的新現實,但對身處風險之島的臺灣人來說,只是連續的日常。要建構更具適應性的系統,關鍵仍在於實踐這些如北極星般的重要價值:民主自由、多元開放、迭代學習,以及所有個體願意與他人對接的善意、彈性與團結。過去的航道,就是未來的進路。

相關資料連結:

報告全文及簡報:https://reurl.cc/b9EqZl

​發表會直播錄影:https://reurl.cc/RzXD4Z

發表會提問指教及討論回應:https://reurl.cc/kXaQzK

 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